搁置技术路线之争 车企应构筑产品壁垒

  • 浏览量:9708
  • 作者:匿名
  • 来源:转载
  • 时间:2022-11-26

证券时报记者 梅双

上海混动汽车免费绿牌政策即将到期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,一时间“混动车被逐出新能源行列”、“部分车企将受到严重打击”的说法不绝于耳。实际上,新能源车绿牌红利退潮并非新闻,政策的实施也有过渡期。因为一张绿牌而否定一种技术路线更不妥当。

目前,我国新能源(600617)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今年1月~10月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.5万辆和528.0万辆,同比均增长1.1倍,产销连创历史新高,市场渗透率快速攀升,2021年全年,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3.4%。

在新能源产业链快速发展的同时,一些补贴和优惠措施必将逐步退场,这一点,在交通拥堵的一线城市表现更为明显。环保程度上不如纯电动车的混动车型失去上海“免费绿牌”并不意外。

但这并不是要将混动车型和混动技术路线一棍子打死。作为过渡路线,混动车型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功不可没。混动车型也以更好的续航能力、平顺的驾驶感受获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。

目前,诸多头部自主车企都推出了新一代混动车型。相较于限牌城市,混动车型在二三线城市的渗透率更高,也有其独特的市场定位。

反观之,纯电车也并不能高枕无忧,如何完善电池技术、提升续航里程也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。毕竟,随着新能源车市的日益庞大、技术的日趋成熟,政策或牌照有一天将不会再是消费者购车首要考虑的问题。

在当下的环境,车企究竟应该两条腿走路还是聚焦于纯电?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,走哪一条技术路线,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资源和边界。对于大多数车企而言,找准自己的战略焦点仍然是当前的关键,最忌讳齐头并进,均匀发力。比如,比亚迪(002594)推出超级混动技术,特斯拉则专注纯电,各有侧重。部分新势力品牌资源有限,更应该实施品类聚焦,甚至是产品的聚焦,尽可能在新能源赛道中找到一个自己可以占据的细分山头,构筑防御壁垒。

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纯电动车和混动车还将长期共存、互为补充、互相竞争,加速抢占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。多种技术路线共存,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必然需求,相信广阔的市场空间足以支撑不同技术路线的发展。企业也应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,不断完善自身技术和产品实力。

与其争议哪种技术路线会笑到最后,不如暂时搁置争议,潜心打磨产品,构筑自身坚实壁垒。至于混动车型失去上海免费绿牌是“最后的狂欢”还是“黑暗中的希望”,一切还是交由市场检验。


发表留言

姓名:
手机号:
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
立即提交

新车号

有车网评

新能源车电池到底谁家的好?从主流到小众电池品牌一网打尽!

有车网评

彻底沦陷!岚图知音VS Model Y/蔚来EC6,这波清凉小确幸我站岚图

有车网评

梅雨季挑战来袭 汽车蓄电池勤检测

有车网评

你知道三元催化多久清洗一次吗?

视频

新车讲解

工信部表态加快出台管理办法,新能源车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迎洗牌风口

新车讲解

小米一季度造车支出11亿元 进入研发加速阶段

新车讲解

“国六b”临近,车企从容“转型”

新车讲解

法雷奥(深圳)智能制造中心在深圳市宝安区落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