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与国外品牌建立新平衡

  • 浏览量:9708
  • 作者:匿名
  • 来源:转载
  • 时间:2022-12-21

吴声表示:“如今汽车产业的竞争正从单品的突破,演变为融合诸多技术和复杂应用场景的系统竞争。这个时代不再追求高歌猛进的效率,而将进入更加友好,更专注于个体自适应性的韧性时代。”

在雷霆生看来,“很多年前中国的汽车行业更多是西方的车、西方的品牌、西方的技术,很少能看见中国自己车的影子。而近些年来,这个不平衡的点正在改变,逐渐达到了产品的平衡,如今中国品牌汽车和国外品牌已不相上下。”此外,“中国在很多传统技术外的新兴科技方面远超国外,在技术上也正走向平衡。”

“如今汽车产业的竞争正从单品的突破,演变为融合诸多技术和复杂应用场景的系统竞争。这个时代不再追求高歌猛进的效率,而将进入更加友好,更专注于个体自适应性的韧性时代。”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届轩辕奖颁奖典礼上,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带来行业洞察。

通过本次测评,禾多科技创始人、CEO倪凯提出了两个行业新趋势:“一是造车新势力在本次智驾体验中碾压很多合资品牌和传统品牌,在国际上,中国的汽车产品正迅速从跟随状态变成引领状态,其中智驾领域贡献很大;二是搭载华为智驾解决方案的车型,明显要比其他同行车高出一截,包括理想L9和蔚来ES7、ET5等,表现较为均衡、沉稳。”

轩辕奖执委会主任、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、轩辕之学校长贾可介绍,“轩辕奖秉承‘独立于商业,独立于权力,独立于关系’的原则走过十年,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不断的发展壮大,也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从跟随到逐渐开始引领的过程。”他表示:“轩辕奖从一开始的宗旨就是‘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以高质量、可持续和有竞争力的方式发展’,同时也为广大汽车消费者提供消费的趋势参考,我们的努力获得了一定成果。”

的确,在奥地利EFS汽车咨询公司创始人、总裁雷霆生看来,“很多年前中国的汽车行业更多是西方的车、西方的品牌、西方的技术,很少能看见中国自己车的影子。而近些年来,这个不平衡的点正在改变,逐渐达到了产品的平衡,如今中国品牌汽车和国外品牌已不相上下。”

此外,“中国在很多传统技术外的新兴科技方面远超国外,在技术上也正走向平衡。”雷霆生表示,还有出口方面,“目前对于中国车企而言,出口业务也正在快速发展,我在挪威大街上也能看见很多中国品牌的汽车。”

当然,中国汽车产品也有很多需要提高的部分,主要体现在盈利能力和性价比方面。雷霆生表示:“目前中国品牌在性能方面表现较好,但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,获得最大利益,如何做好成本管理,是中国车企需要继续钻研的。”(中国经济网 记者陈梦宇)


发表留言

姓名:
手机号:
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
立即提交

新车号

有车网评

赛力斯张兴海:新能源汽车行业“内卷” 希望健康可持续发展

有车网评

东吴证券:维持理想汽车-W买入评级 目标价149.11港元

有车网评

里昂:维持小鹏汽车-W买入评级 目标价降至39港元

有车网评

开源证券:维持小鹏汽车-W增持评级 2024年或为销量反转关键年

视频

新车讲解

工信部: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

新车讲解

特斯拉发布最新OTA升级 从此告别强制“单踏板”

新车讲解

品牌重塑再提速,捷豹路虎在中国打开新发展空间

新车讲解

租用电池方案起售价低于30万元 蔚来欲借全新ES6走出销量低谷

返回顶部